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摆渡人》读书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摆渡人》读书笔记1蛮有趣的一本书,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买的了,前一阵闲下来,终于可以撒丫子看书,就读上了。
这是一个结局很美好的书,王子和公主过上幸福的生活的那种……
这本书封面有一句话,叫做: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没有读这本书的时候,就觉得这是一句“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话,读完觉得,嗯,还可以。
这本书一共分成三部,讲述的是两个灵魂摆渡者和死去的人类之间的故事。
什么是灵魂摆渡者呢?他们是带人走过荒原的向导。
作者设想人在死后,会经历一段荒原,过了荒原的人会来到类似天堂的地方,在那里可以等待亲人的团聚;但是荒原险恶,有很多恶鬼,如果灵魂没有穿过荒原而被恶鬼吞噬,就会彻底消失,并成为恶鬼中的一员(类似地狱吧)。每一个摆渡者会了解灵魂生前的所有回忆,非常温馨的是,摆渡者会在了解了他们的一生后,幻化成为他们牵挂和需要的人的样子,比如:爱人、孙女等等。每个人的荒原是不同的,是由死者内心生发出来的影像,摆渡人在引导完一个灵魂后,看着灵魂进入彼岸,然后进入到另一个灵魂的荒原中,继续引导。没有人知道摆渡人究竟是什么存在。
在险恶的荒原中,如果没有摆渡人,灵魂是无法到达彼岸的,这大概就是呼应了封面的那句话。我猜作者大概的意思是用死去的事情来类比今生:每个人的一辈子都可以看成是一片荒原,而荒原的样子都是自己造就的,每个阶段都有艳阳高照的时候,也有荆棘满地的时刻,庆幸的是,我们都有一个摆渡者帮助我们度过困难的时刻,这个摆渡者可能是我们的亲人、朋友、爱人,甚至陌生人,正是有了他们的爱与支持,我们才能到达自己想要的彼岸。
读完书了以后,我总觉得书中的灵魂也是摆渡人的摆渡者。摆渡人会引导很多很多的灵魂,他们总会为了各种各样的灵魂幻化成不同的样子,但是他们从来不知道自己本来的模样,也不知道摆渡的“职业”何时结束。由于时间太长,他们也会麻木、会倦怠,比如书中的两个摆渡人崔斯坦和苏珊娜,正是由于迪伦和杰克的出现,才变得生龙活虎,志趣盎然,才变得有温度。所以在生活中,摆渡人是相互的,要怀着爱与善意,对待生命中曾经和现在的摆渡人。
还有一些碎碎念,是我读书的时候的一些情绪点,也想一起说一下。
先说说崔斯坦,不知道是不是小说把崔斯坦写的太完美了,又有能力、又拎得清……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而且还长得那么帅,用书中的话说,是深邃的蓝眼睛,别说迪伦和苏珊娜了,我觉得谁都会喜欢上他,哎,太招风。
读到第二部的时候,我对崔斯坦的喜爱到达了极点,对苏珊娜的同情也是到了极点的,尤其是看到苏珊娜帮助崔斯坦回到人世的那一段,我甚至觉得崔斯坦能不能既和迪伦在一起,又和苏珊娜一起。
再说说苏珊娜,同为摆渡人,摆渡路线高度重合,每天在广阔的荒原中,互相守望、互相陪伴,虽然没有说过一句话,但是那个感觉就是:有你在身边,我觉得不再孤单。就是这样的关系下,一个人突然离开了,另一个人是不是会茫然失措呢?因此苏珊娜追随崔斯坦,违背摆渡人的规则是可以理解的,她唯一做错的事情是某种程度上利用了杰克的灵魂,只是某种程度上而已。然而,崔斯坦接受审判后留在了人间,而苏珊娜却被逐回了荒原。哎,最可惜的是,她最后也没和崔斯坦说,自己来到人间的真实原因,这份感情卑微到让人难过。
最后说说杰克,整本书中我最感动的一段就是他变成恶鬼还去保护苏珊娜的那一段,要知道灵魂一旦变成恶鬼了以后,是没有思维和情绪的,大概苏珊娜对杰克的重要程度已经无以复加了吧。读的时候就觉得温暖在心中炸开了,特别感动。但是,我还是不喜欢这个角色,骨子里可能就对那种冲动、暴力的人极度反感,读书的时候看到初期的杰克都觉得毛骨悚然,所以即使他变了,我也觉得他和苏珊娜一点都不合适。
读完这本书以后,我觉得自己有点陷进去了,对这类书真是完全没有抵抗力,要说情节中其实也有很多逻辑漏洞,但是这种涉及人性和本真的探讨让我一读就出不来,这两天一直情绪有点低落,总在比较低迷的状态,甚至会去思考死后的事情,直接整抑郁了,对于我来说以后还是得少读这种书,克制、再克制。
《摆渡人》读书笔记2当我们直面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最终的选择?如果生命进入下一次轮回,你又愿意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
故事很简单: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为了寻找父亲,勇敢的踏上一列火车,不料突发交通事故,当她爬出列车时,却发现世界变成了一片荒原。神秘男孩崔斯坦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迪伦枯燥平静的生活。
在寻找父亲前,迪伦的生活孤独而混乱:母亲的琐碎唠叨、好友凯蒂的突然转学,一帮只会冷嘲热讽的同学,以及脑海中一闪而过的荒诞梦境……她看不到任何希望,压抑窒息到无法呼吸。
她知道了父亲存在后,于是开始想念父亲,想念自己成长道路上缺失的那份温暖与陪伴,强烈的渴望父爱。对这个单亲家庭女孩来说,父亲的存在是她人生中渺茫的一线希望,她要改变,她坚信人生的每个瞬间都要由自己去创造,所以她激动又忐忑不安的出发了。不论自己面对怎样的未来,她都愿意去尝试和寻找。
不幸的是,列车出了意外,她的世界寂静了,她的灵魂出现在一片荒原上,上帝为了帮助每一个灵魂找到回家的路,为每个灵魂安排了一个摆渡人,协助他们一起度过这段艰难的路途。在那里她遇到了她灵魂的摆渡人--崔斯坦。
对迪伦和无数其他灵魂而言,荒原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他们内心的景象。你哭泣,荒原便狂风大作,阴云密布;你欢笑,周围就是灿烂暖阳,静谧湖水。你用什么样的心情去看待荒原,荒原便会回报何样的体验。
男孩崔斯坦,迪伦的灵魂摆渡人。他的笑容令人内心宁静,他的孤傲又有些神秘莫测。最重要的是,他让迪伦年轻的生命中第一次有了渴望许久的安全感:崔斯坦对迪伦保证: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会陪伴在她的身边,不离不弃。
他们携手努力,躲避恶魔的利爪,艰难走过泥泞的沼泽地,游过危险的湖区,在安全屋里相互依偎,休息。对崔斯坦而言,迪伦的灵魂不同于所有他曾经保护过的灵魂,即使她身处险境,依然对世界和他人充满好奇,富有同情心,还有只属于少女的娇羞与悸动。
两人在荒原中相伴前行,是本书中最暖心的部分 :他们从最初的不熟悉到后来的相濡以沫,像一对儿恋人争吵,为彼此担心,历经磨难后的拥抱……这一切在危险的荒原之中显得那样弥足珍贵,仿若时光静止,所有的情愫都凝固在美好的瞬间。
再遥远的旅程,终是要面对分别。两人的感情犹如刚刚萌发的幼苗,迪伦一再要求让崔斯坦跟紧她,可是崔斯坦逾越不了那道冰冷的帷幕。他们被隔开到了两个世界。
迪伦来到了天堂,传说中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可是失去了爱人的陪伴,天堂不过是座散发虚幻光芒的荒凉城堡。 ……此处隐藏11988个字……深深打动了他,融化了他那颗冰封的心。爱意也在他们天天相处与共同面对磨难间产生了,然而这份爱并不能得到善果,因为"天堂之门"是崔斯坦永远过不去的,而那却是迪伦的归宿。一道门隔开了他们两个人,却割不断迪伦对崔斯坦的爱与思念。真爱驱使着迪伦,使她不想在这里漫长地等待着与家人的团聚,而是通过伊莱扎找到重返荒原的大门,她要去找她的摆渡人,那个她爱着的摆渡人。
没有了摆渡人的引领与保护,迪伦在荒原上的路是极其危险的,随时都有可能被那些黑乎乎的东西抓去。她一面要凭着记忆寻找回去的路,寻找安全屋,寻找崔斯坦,一面还要想方设法不引起那些东西的注意,要想法摆脱它们。在几次和那些东西的交战中,她都险些丧生,每次都是要找到崔斯坦的意念让她坚持了下来,并且最终得以脱险。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走完荒原一半的时候,她终于遇到了她心心念念的崔斯坦。从此,她带着他向荒原起始处走去,她要钻回到她的躯壳去,她要获得重生,她也要把他带离这个"监狱".
相对于迪伦的坚决,崔斯坦显得有些犹豫惊慌,因为他从来没做过这样的事,每次都是把灵魂送到"天堂之门",从没有往回走的时候,他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他几次要劝阻迪伦,要让她重新回到"天堂之门"去,可是他却拒绝不了迪伦。终于,他们一天天向出事火车走去。
又回到这个地方,迪伦有些紧张,崔斯坦更是恐慌,他不相信自己能够进入迪伦的世界,他半愤怒半绝望地哀求迪伦放弃。但面对崔斯坦最后的劝说,迪伦的嘴绷紧了,显出决绝的样子,她一只手紧紧抓着身边的崔斯坦,一步一步地向前挪移。如果她能和他一起走完这最后的一小段路,带他回到她的世界,他就会安然无恙,她强迫自己相信这一点。终于,她回到了自己的躯壳,获得了重生。而当她被抬出隧道的时候,她看到了坐在隧道出口左侧的崔斯坦。
他成功了!她也成功了!
《摆渡人》告诉我这样一个道理:只要你坚信并且付出行动,没有什么不可能!
《摆渡人》读书笔记15命运轮回,谁是你弧寂灵魂的摆渡人?假若你正处在人生河流的谷底时,谁又是将你摆渡到幸福彼岸的摆渡人呢?读罢《摆渡人》这本书后,犹如醍醐灌顶,心胸一下子豁然开朗。原来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困扰和磨难皆因己起,也须由己来解脱。
《摆渡人》是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令千万读者灵魂震颤的心灵治愈小说,版权销售33个国家。故事内容讲述的是单亲家庭成长的女孩迪伦正处在青青叛逆期,15岁的她在家与母亲无话可说,在学校经常受到同学的捉弄、岐视,唯一谈得来的好朋友又转学离开了她。孤独、压抑、寂寞的迪伦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所处的生活环境让她感到痛苦不堪。为了逃避这种令人窒息的生存环境,她决定坐火车去看望十几年不曾谋面的父亲,想得到亲人的些许安慰。然而,她所乘坐的这列火车在通过隧道时突发了交通事故。等迪伦拼命爬出火车残骸时,她惊恐地发现自己竟然是唯一的幸存者,摆在她眼前是一片死寂般的荒原。在不知何去何从,绝望到极点的迪伦在这时遇到了她灵魂的摆渡人——崔斯坦。在共同经历了荒原上种种恶魔的追打、噬咬、围攻,随时都有可能被疯狂的恶魔撕裂、拖入永不超生暗无天日的地狱等等磨难的过程中,崔斯坦一路上拼命保护迪伦。这让缺失爱怜的迪伦渐渐喜欢上了他,在崔斯坦的一路保护和引导之下,迪伦来到了灵魂归宿地一一天堂。然而在迪伦跨越分界线后,却再也见不到崔斯坦。没有崔斯坦的日子对迪伦来说没有一点生活情趣,毫无意义。对崔斯坦的无比思念和发至肺腑的真爱,让迪伦明白了她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逐渐坚强起来的迪伦终于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真爱。为此她冒着魂飞魄散的代价,决定回到危险重重的荒原去找崔斯坦。变得坚强起来的迪伦,以她自身坚韧的意志击败了荒原上恶魔对她的无数次进攻后,终于到达了安全屋,等来了崔斯坦。她又耐心地解开了封存崔斯坦多年的思想禁锢,并勇敢地引导着他和自己一起尝试着重返人间。依靠着坚韧不拨的坚强毅力、义无反顾的坚定信念和强大、独立的内心世界给予的力量,他们终于战胜了种种困难,成功地重返人间。他们的感情经历了生死的洗礼,两颗纯真的心真切地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最终得偿所愿——收获了人生中最美好的爱情。
这是一部贯穿着爱、艰辛、信念和勇敢的爱情小说,也是一部渡人渡己让人灵魂和精神升华的励志小说。小说虽说是从少年人的角度来洞悉人性的温情,道出了所有人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终极幸福的向往。可以说在迪伦被崔斯坦引导着来到到天堂分界线前,崔斯坦是迪伦战胜困难的精神支柱和灵魂摆渡人。而在迪伦决定为了真正的爱情,不管付出任何代价,从天堂回到险象迭生的荒原时,爱的力量已经让她内心强大到可以面对任何困难时,迪伦已经成为了一个坚强勇敢的摆渡人,渡己的同时又成了摆渡崔斯坦打破思想紧锢的引导人,最终才有了完美的结局。刚开始看这本书时,还觉得有一些玄幻的成份充斥其间。然而读着读着却被书中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更有一种来至于文字力量传递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在心中激荡。《摆渡人》让我们读懂了,在生命的过程中,每个人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当我们处于人生逆境时,就必须要学会坚强。人生中有些磨难和孤独必须自己去面对,我们只能做自己人生的摆渡人。这可能就是好的文学作品给予人的巨大力量吧!它适宜所有人阅读,读时能引起人的灵魂震撼,思想上的升华和精神上的共鸣,具有一种催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引导作用。文学作品的强大生命力常常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深思生命价值的真正意义何在?
而在我们的人生长河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那么谁又是我们生命长河中的摆渡人呢?小时候,我们需要父母的呵护陪伴,父母便是我们成长时的摆渡人;刚参加工作时,我们需要领导和同事的肯定与引导,及时鼓励和正确引导我们的同事是我们那时的摆渡人;而当我们为生活琐事不堪其扰,心情苦闷、低落时,陪伴在我们身边的挚友是帮我们渡过人生低谷时的摆渡人。然而反过来,当父母逐渐老去,我们承欢膝前,细心照料父母的吃穿住行时,我们又成了父母的摆渡人;当我们心存良善,用心做事和善意待人时,无意间我们又成了别人人生中某个时刻的摆渡人。
在生命的长河中,有时需要别人来摆渡我们走过人生的低谷。我们感恩生命中遇到的摆渡人,感恩生活中一切让我们心情变得美好的人和事——或许是别人一个善解人意的笑脸;或者是一句真诚的安慰;或许是引起我们内心世界共鸣的一篇妙文;或许是一本让人有所启迪,给予你精神力量的好书……但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自己摆渡自己的灵魂不断成熟、升华,让自己的内心越来越强大。就如书中的主人公迪伦一样,只有自己坚强起来,内心真正的独立强大起来,才会打败人生荒原上的种种困难和磨难,才会体悟到生命负重而行的真正意义,才会收获内心的安静祥和。
其实,生活中哪来那么多美好如意?只不过是心存善良,心存美好。在人生的长河中不断地加强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砺炼自己的心智,提升自己,努力让自己变得越来坚强,尽力做一个能让"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之人,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罢了。但不管何时,我们每一个人在穿越人生荒原的过程中,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那个摆渡人,永远只能是你自己。